DB33T 488-2012 三角鲂养殖技术规范

ID

76BC17E65B2C407D8DA69E389D104EBC

文件大小(MB)

0.28

页数:

12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3-11-22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150,B52,DB33,浙江省地方标准,DB 33/T 488—2012,代替 DB33/T 488.1-2004、DB33/T 488.2-2004,三角鲂养殖技术规范,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quaculture of Megalobrama terminalis,2012 - 12 - 28发布,2013 - 01 - 28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488—2012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DB33/T 488.1-2004《无公害三角鲂-繁殖技术规范》和DB33/T 488.2-2004《无公害三角鲂-养殖技术规范》,删减了于2010年11 月24日废止的第3部分(DB33/T 488.3—2004)《无公害三角鲂产品质量标准》。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——删除了对主养、夏花鱼种、仔口鱼种的术语和定义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亲鱼培育池塘要求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亲鱼池塘培育饲养管理要求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人工繁殖催产剂使用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人工授精脱粘方法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受精卵人工孵化用水的筛绢过滤要求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池塘培育夏花鱼种的培育方式;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池塘培育冬片鱼种和成鱼养殖的饲料营养和投饲技术,——改进了三角鲂网箱养殖鱼种放养要求;,——规范了三角鲂网箱养殖网箱网目要求;,——规范了三角鲂运输的相关内容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,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郭水荣、冯晓宇、刘新轶、谢楠、王宇希、许宝青、林启存、姚桂桂,本标准代替了DB33/T 488.1~2-2004.,DB33/T 488-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—DB33/T 488-2004,DB33/T 488—2012,1,三角鲂养殖技术规范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三角鲂(Megalobrama terminalis)养殖环境条件、人工繁殖、苗种培育、成鱼养殖、病害防治及运输的相关内容,本标准适用于三角鲂池塘养殖、网箱养殖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,GB 18407.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,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,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,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,SC/T 1006 淡水网箱养鱼 通用技术要求,3 环境条件,3.1 池塘,3.1.1 选择条件,要求水源充足,进排水方便。长方形,东西走向。池深1.5m~2.5m。亲鱼培育池面积1667m2~3 334 m2,夏花鱼种培育池面积1 000 m2~3 334 m2,冬片鱼种培育池面积1 667 m2~5 000 m2,成鱼养殖池面积2 000 m2~6 667m2。底质应符合GB 18407.4 的规定,3.1.2 水质,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。池塘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,3.2 网箱,设置环境应符合SC/T 1006的规定。水域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,4 人工繁殖,4.1 亲鱼要求,4.1.1 亲鱼来源,DB33/T 488—2012,2,采自自然水域或原良种场。要求体格健壮,无病无伤,4.1.2 年龄及体重,个体应达到3冬龄,每尾雌鱼体重≥1500 g,每尾雄鱼体重≥1 000 g,使用年限不超过4年,4.2 亲鱼池塘培育,4.2.1 池塘准备,4.2.1.1 清塘,放养前10~15 d,排干池水,每667 m2用生石灰50 kg~75 kg,或漂白粉(有效氯含量25%以上)5 kg~10 kg全池泼洒,4.2.1.2 注水,放养前3 d注入新水1.0 m~1.2 m,注水口用网目孔径0.42 mm(40目)网袋过滤,4.2.2 放养,每667 m2放养100 kg~150 kg为宜,雌雄同塘养殖,搭养规格0.25 kg/尾~0.5 kg/尾的花鲢5~10尾、白鲢20~30尾。下塘时用2%~3%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 min~20 min,4.2.3 饲养管理,4.2.3.1 投饲,坚持“四定”原则,所用配合饲料粗蛋白33%~35%,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。池塘水温10 ℃以下时不投喂;水温11 ℃~15 ℃时,日投饵1次,投饵率控制在池内鱼体总重量的0.5%~2%;池塘水温16℃以上,日投饵2次,投饵率控制在池内鱼总重量的3%~5%。3月、4月、9月、10月,除投喂配合饲料外,每15 d在单只培育池塘分2~3次辅助添加轧碎的螺蚬等鲜饵50 kg~100 kg。产前2 d停止投喂,4.2.3.2 水质管理,保持池塘水质清新,调节水体透明度30 cm~40 cm,溶解氧4 mg/L以上。4月上旬开始,平均每5 d~7 d加注一次新水,每次冲水2 h~3 h,人工催产前7~10 d停止冲水,4.2.3.3 日常管理,加强巡塘,观察天气、水质及亲鱼吃食、活动等情况,做好养殖记录,4.3 人工催产,4.3.1 时间,适宜人工催产的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中旬。最适水温24℃~28℃,4.3.2 成熟亲鱼选择,雄鱼胸鳍鳍条上有明显珠星,手摸鱼……

……